現在常有線上課程的需求,主辦單位建議可以用powercam或其他軟體錄製,因不需要影像,只要有投影片和聲音。
看到網路上有人分享的,用powerpoint也有類似功能。
先按錄製---錄製投影片放映
再按開始錄製,就可以對著自己的麥克風講話了
錄完之後,按檔案---匯出---建立視訊,這樣就有一個影片了
現在常有線上課程的需求,主辦單位建議可以用powercam或其他軟體錄製,因不需要影像,只要有投影片和聲音。
看到網路上有人分享的,用powerpoint也有類似功能。
再按開始錄製,就可以對著自己的麥克風講話了
錄完之後,按檔案---匯出---建立視訊,這樣就有一個影片了土城醫院 胸腔內科 張志豪醫師
在COVID-19全球大流行的時刻,醫療資源、病房、檢疫所、血氧機、救命神器(媒體上報的高流量氧氣鼻導管high flow nasal cannula)都出現了大量匱乏的狀況。因為COVID-19感染後,患者可能會有所謂沉默缺氧(silent hypoxia)或稱作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的狀況。在這個資源決乏的時候,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人手一台血氧機,24小時監測著自己的血氧。要如何找出這些潛在缺氧患者並給予醫療照顧,就變成了一個臨床的課題。故有學者提出可以在醫師的監視下,請COVID-19患者帶著口罩做6分鐘行走測試,記錄6分鐘內總共走多少公尺,也用血氧機記錄患者的氧氣,若是血氧低於90%就需要停止。病患的血氧下降,或是明顯行走距離很短,就要非常的小心。相對的,如果患者在沒帶氧氣且休息時血氧就小於90%就不適合做這個測試。
在2004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由Bartolome R. Celli 等人所發表的文章指出,肺阻塞的患者的死亡率和身高體重指數(BMI)、氣流阻塞程度(the degree of airflow obstruction)、呼吸困難指標(dyspnea),和運動能力(exercise capacity)有相當大程度的關係,簡稱BODE index。其中運動能力就是靠著6分鐘行走測試,來測試這些肺阻塞的患者的行走距離和運動時候的血氧狀態。所以長庚醫院胸腔科在照顧這些肺阻塞的病人時,通常會請病患做這個6分鐘行走測試,以監測他們身體狀況,並視他們的狀況來調整藥物治療,是否安排肺部復健,以及平時生活的衛教調整。
筆者在2020年和長庚內科張瓊心醫師使用長庚醫學資料庫發表的文章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xercise Induced Desatur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研究長庚醫院肺阻塞患者,進行6分鐘行走測試後,是否會有缺氧的問題。在1768名 COPD患者中,932名(52.7%)在6分鐘行走測試期間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另外836名(47.3%)沒有血氧飽和度下降。這些肺阻塞患者如果有運動引起的缺氧 (exercise-induced desaturation),他們6分鐘步行距離會比沒有缺氧的患者短。在多變量邏輯回歸分析中,年齡較大、女性、肺功能較低以及合併心房顫動 (atrial fibrillation) 與6分鐘行走測試血氧飽和度下降有關。在 1 年內的追蹤,有運動引起的缺氧的這些肺阻塞患者需要到急診就診或住院的比率也較高。筆者推測,未來在面對COVID-19的大流行後,6分鐘行走測試在監測這些康復者肺部的情況,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以吃狗為例根據肉食者篩選的建議:別吃寵物,別吃有顯著思考力的動物,永恆不變的禁忌
人們只關壞與自身貼近的事物,對於其他事則彷復事不關已,輕易遺忘。
我們必須反問,人是什麼:人類本位說、人類否定說、疑人論。
物種屏障:柏林動物園內有一萬五千頭動物但多數人只留意其中一種,北極熊努特。這和木柵動物園的熊貓熱一樣…
 
COVID-19 pneumonia
新興疾病,但短短一年來,就已經有各種藥物,dexan, anti-IL6, anti-viral agents以及vaccination,生技產業另人驚艷,讚嘆科學。
照顧方面若是醫療不崩壞,和以往的viral pneumonia, ARDS相比,大概就是多了血栓的預防,這也是以往東方人較少用到的。
很多人質疑台灣死亡率高,和年紀大,慢性病多有關。但是事實上以台灣健保的涵蓋範圍,要找到沒慢性病的患者,是少之又少。個人是認為與一開始醫護人員的照護經驗心理準備,醫院的硬體設施還沒完備,PCR篩檢量能還沒上來,疫苗也還不夠普及有關。但在這些事都已經解決後,coronavirus對台灣應該已不會造成威脅。
在ptt 上看到這類的文章
就想起今年我的理專推薦的基金 貝萊德世礦
過去績效,10%停損停利,4433,晨星星等都是沒什麼實證的東西。
購買基金重點還是只有一個,就是Expense Ratio、總管理費用、經理費保管費,越低越好
若不想指數投資,有主動挑選偏好的,可以看看基金持股權重,是否有自己不喜歡的成份股在裡面,但這就是很主觀了…
Chamath Palihapitiya 也靠著WSB上的分析賺錢,他說他之前對gamma squeeze,為何hedge fund可以放空到近140%也不解
https://technews.tw/2021/02/03/app-store-privacy-report-may-be-inaccurate/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glossary/view/144
https://www.dailymotion.com/video/x7yyl7f
Chamath Palihapitiya
https://www.joincolossus.com/episodes/33654465/palihapitiya-the-major-problems-facing-the-world
"That being poor is a systemic condition in North America. It is a disease that's equivalent to diabetes and heart disease or depression or any other kind of mental illness"
"it took me a long time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If I talked to my friends and I've been lucky enough now to meet a lot of famous people's, if you will, athletes, entertainers, especially minorities like me, the single biggest thing is that we confuse being labor and capital all the time."
"
In terms of productivity, instead of saying, "Well, wow, look, I went to college, I paid off my debt. I have kids. I'm living a good life with good friends." You're trying to trade up and do more. So instead of feeling, you're really productive."